教育戏剧不是以培养孩子表演专业水准为最终目的的教育,它更是以人文精神的追求为依归,让灵性与人性在儿童身上得以完美地融合的综合教育。教育戏剧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培养孩子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可能。
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精神,它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无限关爱。在教育戏剧中,人文精神常具象为自由精神、娱乐精神、创生精神和审美精神等。
自由精神:身与心的自由
儿童在假装的戏剧情境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理解参与进去,而不是一切听从教师安排、被动参与,这就是戏剧活动中的身心“自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感受周围世界并给予自己的理解,并在虚构的情境中用表演表达内心的想法。一定是建立在自由思考基础上,在戏剧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让孩子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得到真正的身心的自由。
娱乐精神:游戏的状态
游戏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教育戏剧将游戏精神作为内核,其中的娱乐性、游戏性让孩子在戏剧中感受到戏剧的快乐与魅力,把握住这两大特性就能保护孩子的游戏状态,让他们可以在快乐的戏剧活动中自然地提升自我认知与技能,促进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创生精神: "有”中生“有”
“有”中生“有”是教育戏剧中创生精神的关键,孩子在戏剧活动中的表达、创作和表演大多发自内心,是他们灵性与人性碰撞的火花。由孩子将自己的已有经验与内心的理解、想象结合,诞生出新的理解与创作,只有这样的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才是富有创生精神的戏剧教育。
审美精神:求“美”的和谐
在教育戏剧中,审美精神是一种求美的态度、观念和立场,是建立在真与善和谐统一基础上表现出的和谐与生机。戏剧作为一门“冲突”的艺术,教育戏剧就是引导孩子在“冲突”中寻找“美”的和谐,不仅是外在的美,更是身心的和谐统一。同时教师与观众也要以期待、鼓励的眼光欣赏孩子的动作和表情、角色对话以及舞台行动上的“稚拙美”,这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展现,也是他们思考过程的体现。
教育戏剧以自由精神实现身心的自由,以娱乐精神实现游戏的愉悦,以创生精神实现“有”中生“有”的多种可能性,以审美精神实现真善美的融合,对孩子有着难以取代的重要影响。表演课堂™为给中国孩子属于自己的“教育戏剧”,引导孩子充分感受灵性与人性、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从孩子的教材到教师的教案,多年深研细磨,更针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知识范畴、学习方式等方面修正调整,只为可以充分做好孩子在戏剧课堂中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让他们在教育戏剧中实现真正身心上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