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与想象,让假装游戏丰富起来的两大元素

  “假装游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步向“戏剧”演进,而这种从游戏到戏剧的发展过程,就包含着孩子的模仿和想象。如果说模仿是身体对外界的“复制”“再现”,想象则是冲破现实的束缚,让孩子进入到神奇的虚构世界。没有想象,模仿就仅仅是游戏,有了想象,游戏才能向着戏剧发展。在假装游戏中,模仿与想象缺一不可。

  模仿是假装的外显

  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思考、认识和理解来源于模仿,而假装是与模仿类似的行为活动,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种适应过程,它是孩子根据想象的情境,有意识、有目标的模仿行为。

  

 

  孩子从最初的观察模仿父母、老师等周围人的行为,逐步扩展到模仿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假装游戏是随着孩子的经验积累逐渐形成的一种模仿,只是范围更广,也具有较为完整的丰富情节,更讲究合理性。同时要注意的是孩子越了解模仿对象,模仿也越容易成功。

 

 

  想象是假装的内核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总是不断在想象,体验现实生活无法带来的神奇和快乐。孩子的假装游戏也是基于现实经验的一种想象,孩子想象他们正在体验着他人的生活,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孩子在假装游戏中进行大胆的想象:情境的想象、角色的想象、情节的想象,并根据想象出的情境区分出真实与幻想来进行游戏。

  孩子的假装游戏是基于现实模仿的假装,他们借助想象完成情境的、角色的和情节的虚构,比如以物代物的实物假装、动作假装、语言假装,都需要想象才可以进行假装游戏。

  

 

  模仿是假装游戏的外显,想象就是核心,二者缺一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游戏到戏剧,孩子同样可以从教育戏剧中找到想象带来的快乐体验,同样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另外一个人,体验到现实生活中无法遇到的情景和情感。

  表演课堂™的课程设计就是在以教育戏剧为主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制定的,紧密围绕4-14岁孩子自身年龄段的特殊性,帮助教师挖掘孩子的创造性,开发潜能。我们的课程耗费心血精心打磨,致力于充分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带领孩子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教育戏剧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最终成为高情商的综合型人才。

新闻推荐

表演课堂微信联系
表演课堂APP下载
扫描二维码
立即下载APP
4008
037577

客服热线

留言咨询/

Message consultation
  • 姓名:
  • 微信:
  • 电话:
  • 城市:
  • 留言:
  • 提交之后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您也可以拨打 400-803-7577 进行咨询。

举报投诉/

Report complaints
  • 姓名:
  • 微信:
  • 电话:
  • 城市:
  • 投诉:
  • 提交之后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给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