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剧课堂中,角色扮演是多数学生很喜欢的戏剧活动。角色扮演大多会由教师设定情况,指派角色,假定某位学生扮演某任务,来经历一个事件或从事某项工作的演练,在角色扮演之中锻炼提升孩子的模仿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并且培养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思考与想象力。
角色扮演
在课堂中,以戏剧性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担任某一个角色或任务,对动作与说话方式的模拟或道具的运用,按照学生自己的想象、观察或生活经验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思想与感觉等特征。
一般而言角色扮演是将学生置于一种设定情境或问题之内来经历其社会性的事件,既可以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同时有助于学生把注意力焦点集中于不同的人物与主题上,充分发挥个人的想法、创意,表达学生内在的思考与情绪。在课堂中,角色扮演大致可分为:
准备性的角色扮演
单人扮演
双人扮演
三人扮演
团体扮演
角色扮演的注意事项
1.由于角色扮演的实施并无台词与表演上的限制与规范,学生在扮演中可能会产生不恰当的动作与对话,或不知如何继续等情况,此时可让该组同学先观看别组的表演;或指出扮演角色的目的、作用、身份与活动目标等内容重点,为学生提供思考方向上的指导。
2.为避免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有类似或重复的现象,教师可将设定的情况根据需求作相应改变。
3.发现学生扮演角色所表达的内容,因自身知识与经验的欠缺而表现不足时,教师可运用询问的技巧,引导学生的表现或协助他们搜集更多的资料。
4.为使角色扮演活动可以顺利进行,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提供图片、资料解说、海报张贴、服装道具的准备、预告资料搜集等。因为学生越深入了解其扮演的情况,角色扮演的人物表现也更易融入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5.角色扮演的内容可随扮演的时代、地点做不同的变化、不同动作的特色的改变。
教育戏剧作为一种体验式教育,在学生们投入到故事和角色中之后,不同的情境与故事有利于引导他们不断地分析、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表演课堂™中,我们的金牌教师通过让学生演绎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身份,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角色的思想以及情绪。
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区分不同的人物内心活动,从而更加清晰的理解人物,并将其呈现出来。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被不断激发,同时通过体验不同的情境增加对于生活和社会的认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能够在未来面对不同问题时更加自如地面对。